• 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農民日報 | “說”出來的新變化——甘肅省隴南市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紀實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布時間:2023-11-13
    字號:A A    顏色:

    1.jpg

      “鄰居裝修噪音太大”“和媳婦鬧了矛盾”“村里的產業路應該翻修”……走進甘肅省隴南市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定會看到一本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臺賬,上面詳細記錄著群眾的各項訴求,大到村里的規劃建議,小到鄰里矛盾、家長里短。誰是經辦人、問題是否解決、何時解決、怎樣解決都記錄得一清二楚。


      現今的農村社會,組織形式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群眾訴求日趨多樣化,新形勢、新特點要求基層治理方式需不斷創新。2022年7月,隴南市委、市政府在認真總結基層做法的基礎上,集成創立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并在全市3160個村、127個社區推廣。民事直說“1234”,即組建1個工作機構“民事直說委員會”,明確“向誰說”;運用“現場訴說”“網上訴說”2種訴說方式,明確“怎么說”;瞄準“村里事”“鄰里事”“家里事”3類突出問題,明確“說什么”;采取“現場直辦”“干部領辦”“村鎮聯辦”“跟蹤督辦”4種解決辦法,明確“怎么辦”。今年以來,隴南在全市深入開展“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創樹品牌”行動,持續在提升工作實效性、運行便捷性、服務全面性、群眾滿意度和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全力推動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提質增效。


      “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子?!彪]南市委書記張柯兵說,自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推廣以來,隴南市信訪總量、網上投訴、治安案件等的數量下降明顯,鄉村社會更和諧,鄉風民風更文明,基層組織更有力,干群關系更融洽。


    通過創新場景,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讓群眾隨時隨地說、隨心所欲說——

    做到處處能說事


      在武都區鐘樓社區的養老綜合服務中心,老人們看報下棋,怡然自樂。行動困難的老人身邊有專業的陪護,一邊的食堂正在準備午飯。這個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服務中心由社區投入230萬元建成,集餐飲住宿、心理咨詢、健康管理、老年陪護等服務于一體,是由社區居民多次在民事直說會上協商討論后決定修建的。


      “鐘樓社區由過去的幾個村合并而來,共有4538戶19526人,人多帶來各類訴求、矛盾也多?!辩姌巧鐓^黨支部書記王小平介紹,社區成立由“兩委”班子、團委婦聯、網格員、群眾代表等組成的民事直說委員會,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群眾說事室”“熱心大姐調解室”等多種說事平臺。


      “村民有不同的訴求或者意見,可以找到相應的人或者平臺來反映?!蓖跣∑秸f。


      為了保障群眾訴求有地方表達,隴南市在推行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時,首要任務就是組建工作機構。目前,全市所有村(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均成立了由“兩委”班子成員、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和黨員群眾代表等組成的民事直說委員會。


      康縣望關鎮黨委組織委員雍艷花介紹,全鎮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精心打造“群眾說事室”11個,每月10日確定為“固定說事日”?!捌綍r嚴格執行村干部值班坐班制度,確保群眾有意見隨時能找到人,同時建立了民事直說委員會成員常態化下訪機制,將上門說和入戶訪有效結合起來?!庇浩G花說。


      在發揮好“固定說事日”與“群眾說事室”作用的基礎上,隴南鄉村根據村情創新說事載體與說事場景,靈活運用文化廣場、群眾院壩、田間地頭等地,讓群眾說事更方便、更隨意。


      徽縣依托黨群服務中心、休閑廣場等建設群眾說事室、社組說事亭、庭院說事點247個,與相關部門合作開展“警民說事”“法官說法”“檢察官說案”等活動;兩當縣針對留守老人、殘疾人、特困供養人員等行動不便群體,全力推行“敲門訪視代說”,建立健全鄉村干部入戶訪視制度。


      成縣全縣245個村和13個社區因地制宜設置“說事點”“說事亭”“說事長廊”“心愿墻”“說事口袋”,并創新拓展民事直說方式方法,推進民事直說進“窗口”、進企業、進醫院、進學校、進機關、進市場等“六進”活動,全方位推動實現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不斷讓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有的人平時聊天時候很能說,在會議室里就說不出來了?!笨悼h望關鎮沈灣村黨支部書記茍龍軍說,村里的留守老人較多,逢年過節村委會組織老人們聚餐,在飯桌上和老人邊拉家常邊說事?!霸谝粋€輕松的環境里,群眾容易說出心里話?!逼堼堒娬f。


      針對農村社會發生的新變化,特別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口多和當前青壯年“不在村里在群里”的特點,隴南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民事直說”微信群和小程序,搭建了“網上說”平臺,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


      “有外地游客在兩當縣網上說事平臺上為我們景區提出意見,我們收到后立刻轉交給鎮政府,并及時反饋給說事人?!眱僧斂h云屏鄉棉老村黨支部書記汪建軍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展示“隴南民事直說‘1234’兩當平臺”微信小程序,該程序可以用圖文形式提出意見,并跟蹤督辦意見辦理情況。作為管理員,汪建軍還可以在小程序上查詢全村的說事記錄。


      “有事不愁沒得說?!背蔀殡]南群眾常說的一句話。如今在隴南,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隨時都有專門人員受理群眾說事,村民小組、微網格都可以是說事的基本單元,在涼亭、廣場、村民家里都能看到說事的身影,出門在外的村民通過微信群、小程序也能說事并參與村里的事務。


    讓群眾的訴求有人理、困難有人管,不僅要“有說必應”,還要干部主動領說——

    做到事事有人管


      “有求必應,群眾的說事積極性才會更高?!痹诿袷轮闭f“1234”工作法推行之初,兩當縣魚池鄉喬河村黨支部書記牛犇也曾疑惑,明明村民平時有很多訴求或意見,卻不愿在說事會上說。


      “經過梳理考慮,真正的原因是過去‘有求無應’,村民認為說了也不管用?!迸恼f,訴求有人管,村民才愿意說。


      針對這種現象,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通過細化網格、臺賬管理、限時辦理等方式,提升群眾訴求的響應力度,實現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兩當縣僅3.9萬多人,域內溝壑縱橫、山高谷深,村組之間相隔很遠。針對全縣住戶分散、集中說事難的實際,兩當縣著力推行“四鄰網格零說”,由相鄰住戶組成微網格,由黨員干部和能人鄉賢擔任聯戶長,聯戶長到聯系戶家中走訪,搜集民情,傾聽民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事。


      “臺階路兩邊雜草深了,長到路面上了,草深容易有蛇,影響出行?!苯衲?月10日,兩當縣云屏鄉棉老村村民姚秀紅在“微網格”說事會提出建議,民事直說委員會商議后,立即決定由村干部劉文芳領辦。意見提出兩天后,劉文芳就組織村民將路面的雜草清理干凈,姚秀紅對此給出了滿分評價。


      “從過去幾年農村發生的一些惡性案件看,大多都是由家庭瑣事、感情糾葛、鄰里糾紛等一些小事引發的,其根源在于當事人缺少訴說對象、情緒缺乏釋放出口、特殊群體缺失溫情關心,最后導致一些小事發展成大事?!笨悼h縣委書記張書懷說。


      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把這些小矛盾、小情緒,全部納入說事議事和領辦包辦范圍,通過干部入戶走訪、提前介入調解等方式,讓群眾話有處說、事有人辦、難有人幫,群眾的心氣順了、怨氣小了,一些平時看起來“無解的”矛盾糾紛,也隨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小積怨釀成大禍的悲劇不再發生。


      喬河村村民林紅的孩子和鄰居小孩玩耍時發生糾紛。鄰里兩家各執一詞,鬧得很不愉快。網格干部知道后主動上門,梳理事情經過,疏導雙方情緒,最終讓兩家人握手言和。林紅告訴記者,作為外來媳婦,最擔心在村里受欺負。網格干部及時、公正的調解,打消了她的顧慮。


      “鄰里事、家里事很多都是私事,群眾往往抱著‘家丑不可外揚’的想法,不愿意去說事?!蔽涠紖^蒲池鄉黨委書記王鴻來說,基層干部經常深入群眾中間,成為群眾信任的人,才能第一時間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


    建立健全標準化辦事流程,村里能辦的事立刻辦,辦不了的事向上轉交辦,形成全流程閉環——

    做到件件能解決


      “事情順利說出來了,但是群眾滿不滿意,關鍵還在于能否解決問題?!彪]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范登奎說。


      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制定了“現場直辦”“干部領辦”“村鎮聯辦”“跟蹤督辦”4類辦事方法,讓村里能解決的事立刻解決,村里辦不了的事按流程轉交到鄉鎮或縣里,結果及時反饋當事人,接受村民監督評價,形成辦事閉環。


      徽縣伏家鎮伏鎮村的一處晾曬場年久荒廢,早已變成附近群眾的“閑置場”,嚴重影響村容村貌。村“兩委”計劃將其改造成一處文化廣場,但已經用慣了晾曬場的群眾不理解不支持,事情一度擱淺。


      在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推廣后,改造晾曬場的事又在伏鎮村說事會上被提出。在網格員上門反復面對面交流下,所有群眾都同意將晾曬場改造成小廣場。在說事會的現場,伏鎮村民事直說委員會現場“直辦”立即安排,確定3名村干部“領辦”。因為項目工程較大,伏鎮村請求鎮政府“聯辦”,并由鎮紀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跟蹤“督辦”。目前,小廣場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


      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明確了一整套的辦事流程,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可遵循操作規范,干部們說事更放心、干事更輕松?!按謇镛k不了的可以和鎮聯辦,還不行可以轉交到縣里,甚至市里,總會有方法解決問題?!被湛h柳林鎮廟坪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翠這樣說。


      提升落實質效,提高群眾滿意度,隴南市牽住監督考核“牛鼻子”,通過頂層設計予以制度保障:建立定期統計通報制度,鄉村兩級每月對事項辦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研判,及時公示或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定期調度制度,組建專班,每月開展工作調度,總結成績、分享經驗,尋找差距、糾正偏差;建立群眾評價制度,通過走村入戶、電話回訪、問卷調查、群眾評議等形式,對鄉鎮(街道)開展情況和事項辦理情況進行滿意度評估。


      “不僅新的訴求不拖延、不積累,一批村里的陳年舊賬也被解決?!被湛h城關鎮石佛村村民馬正海說。


      事不在大小,關鍵在干。每辦好一件事,就切實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影響力、組織力。石佛村黨支部書記馬龍有感而發:“過去開會叫不來人,現在大家踴躍參加。過去群眾看著干部干,現在干部群眾一起干?!?/span>


    通過“下情上傳”和“上下溝通”,提升基層組織和鄉村干部的內生動力,群眾的滿意度持續上升——

    “說”出和美鄉村新變化


      “自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推廣以來,隴南市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數量持續下降、群眾滿意度持續上升?!痹陔]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榮看來,“升”與“降”的背后蘊含著民事直說“說”出來的新變化。


      不少干部表示,現在說事,“家里事”“鄰里事”少了,“村里事”“大家事”多了,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公益設施等公共事務成為群眾“說事”的焦點和基層干部“辦事”的重點。


      “有的村民提議在村里加設路燈,提升夜間照明。還有村民提出應該拓寬道路方便行車?!眱僧斂h金洞鄉黨委書記康曉棠介紹,近年來金洞鄉發展鄉村民宿,不少村民主動詢問游客的感受,在說事會上反映。


      “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的推廣在客觀上形成了責任倒逼機制,促使干部主動轉變作風?!被湛h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海斌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隴南市聚焦提升村干部隊伍建設水平,狠抓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突出把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作為鄉村干部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實踐平臺。


      “基層干部在一次次進村入戶、了解群眾意愿、化解矛盾糾紛、解難題辦實事的過程中,身上有了‘泥土氣’,說話有了‘人情味’,無形中消除了和群眾之間的隔閡,群眾對干部也越來越認可、越來越支持?!眱僧斂h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瑞穩說。


      “我們的工作導向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群眾找干部向干部找群眾轉變、回避問題向直面困難轉變、目光向上向身子朝下轉變?!痹破拎l黨委書記呂彬說,她的筆記本上記錄著她每次參加說事、走訪的所見所感,已經記了厚厚的一本。


      從“下情上傳”到“上下溝通”,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正在成為高效暢通的政策宣講平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縣堅持把關心關愛一“老”一“小”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在成縣小川鎮西狹村辦起了“人民食堂”,全縣17個鄉鎮積極動員返鄉大學生開展暑期實踐活動,采取舉辦“暑期輔導班”“假日托管班”等方式,配合鎮村兩級黨組織開展結對幫帶、定點輔導,解決了村上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存在的難題,得到當地黨員群眾一致好評。


      “民事直說像一個強磁場一樣,激發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吸引廣大黨員群眾向黨組織靠攏,在基層形成一個個紅色堡壘?!狈益傸h委書記鎖寶林深有感觸地說。


      “我們要不斷豐富拓展內涵、優化機制流程。通過大力推行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讓中央的決策部署在鄉村落實,讓農民群眾共同參與鄉村振興的大事要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隴南提供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睆埧卤f。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群眾關心身邊事的“說事”“辦事”中,隴南大地上展開了一幅治理有效、產業興旺、干群融洽的和美鄉村新畫卷。